当前位置: 首页 > 达州巴文化 > 巴风遗韵

巴山民歌

巴山民歌兴于民间口头文学,真实反映巴渠人民的生产生活、反抗斗争、期求愿望、儿女情长等内容。它或褒或贬,喜怒哀乐,清新明鉴,形象生动,质朴刚健。远古时候,战争与歌舞集于一体,《竹枝歌》《巴渝舞》盛行一时;秦汉时代,隔山唱歌,蔚然成风;唐宋至明清,春耕秋播之时,山野田角歌声四起,终日不休。新中国成立后,巴山民歌有解放的喜悦,有“跃进”的忙碌,有“文革”的单调,有改革开放的追索,有新时代的放歌,既普及于乡村,又展现于舞台,“巴渠大地,民歌之乡”遐迩闻名。《太阳出来喜洋洋》《正月里来是新春》《豆芽葱蒜叶》等民歌唱进中南海,享誉神州。

巴山民歌内容丰富,无所不及,劳动中包括放牛割草、薅秧挞谷、开山打石、挑抬背拉,总是歌声相伴,或号子相随,其中,《巴山背二哥》颇有高山之韵、山乡之情;达县麻柳、大树、亭子一带的《抬工号子》则有昂扬粗犷、幽默雄厚、领合巧妙之感;《情歌把我当蜜糖》《打双麻窝子送给你》等情歌,托物起兴、风趣十足,道出了纯真的爱情。巴山民歌虽主要反映巴渠人民的生活,但苍海桑田、世易时移,蜀簌粤声、秦风楚俗相互渗透,珠圆玉润,更具特色。达州地域内东西南北中,或秀丽幽婉,或粗犷高亢,或质朴浑厚,或瑰丽多彩,洋溢着巴山渠水泥土的芬芳,以特有的风貌立于民族艺术之林。


相关文献:

维新时期梁启超女子教育 李莹莹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
维新时期梁启超女子教育 李莹莹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
维新时期梁启超女子教育 李莹莹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
维新时期梁启超女子教育 李莹莹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
overflow">
  • 联系我们

  • 我要留言
  • 电话:0818-2186719
  • 邮箱:bwh2019@126.com
  • 联系地址: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白塔路32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