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莲教作为一种民间秘密宗教,从始创至清朝中叶的几百年中,一直受正统宗教排斥,并视为异教而被挤压。白莲教崇奉“无生老母”和弥勒佛,宣扬弥勒佛未来“改造世界”,以“教中所获资财,悉以均分”“有患相救,有难相死,不持一钱可周行天下”等平均、互助思想吸引教徒,从者日众;以“真空家乡、无生老母”为“八字真诀”,使教徒精神上有寄托、心灵上获慰藉。
(宣汉县境内石雕塑像 摄影/龙克)
乾隆后期,大批流民(因住茅草棚,史称“棚民”)聚集于川、鄂、陕交界的秦岭和大巴山区谋生。这里交通落后,信息闭塞,土地瘠薄,气候恶劣,生活艰苦,贫穷的流民便成为白莲教义传播的主要对象。
乾隆六十年(1795)春,湖北各地白莲教首秘商于“辰年辰月辰日”(嘉庆元年三月初十)起事。白莲教的发展壮大引起了清廷警惕,下令大规模搜捕白莲教徒,大批教首、教徒被杀,侥幸逃脱的教首遂以“官逼民反”为口号,聚众举事。乾隆六十年秋,湖北襄阳白莲教首齐王氏(王聪儿)、樊人杰、王光祖、张汉潮、阮正隆等先后举事。因川、鄂接壤,很快波及川东北。
从嘉庆元年(1796)至九年(1804),白莲教乱持续九载。清政府先后动用了十余省约五十万兵力平乱,致使十余名提督、总兵等高级将领及副将以下数百名中级武官阵亡(低级武官不计其数);敉平叛乱耗资近二亿两白银,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五年的财政收入,国库为之一空。
嘉庆元年(1796)秋,达州白莲教首徐天德,东乡(今宣汉)白莲教首王三
槐、冷天禄,太平(今万源)白莲教首龙绍周、唐大信等举事,攻陷东乡县城。时贵州铜仁府苗疆未靖,伍籍空虚。代理四川总督英善统大兵征讨,驻军达州。
“东乡白莲教传说”是产生并流传于宣汉县及川东一带的民间文学,主要记载了清朝末年达州地区“白莲教”的历史故事。清朝中期社会矛盾激化爆发了白莲教起义。东乡县(今宣汉县)人王三槐、湖北人王聪儿等川、陕、楚、甘、豫五省义军会师东乡县白马乡白秀山,义军扎营七十余里,战斗历时九年,虽然失败了,却留下了《王三槐反达州》《冷天禄撒豆成兵》《罗思举葬母》等大量的民间故事流传百年。后罗其清被俘,《清史稿·额勒登保传》如此记载:“其清踞营山之箕山,已为德楞泰所破,窜大鹏寨。额勒登保与德楞泰、惠龄、恒瑞四路进攻,十月合围。其清突走青观山,树栅距险。额勒登保鉴于黄柏山、芭叶山顿兵之失,议主急攻,亲逼栅前,席地坐。令杨遇春督兵囊土立营,且战且筑,诸军继之,攻击七昼夜。贼不支,窜渡巴河,踞遂风寨废堡。德楞泰同至,围之数重,势垂克。薄暮,忽传令撤围,贼倾巢夜溃。迟至黎明始驰追,贼四路逃窜,至方山坪已散尽。获其清于石穴,逸匪数日内并为民兵擒献。”
嘉庆七年(1802)二月,教军头目李彬与襄阳“黄号”头目辛聪之弟辛文,潜伏巴州白岩山(地望不可考),刘清率军功李仕玉等人围剿,赵文相、傅敏德生擒李彬,李元受生擒辛文及先锋尹贵。三月,陕安镇总兵田朝贵探知教军由巴州陈家坪(一在今平昌县镇龙镇烟灯村境内,一在今平昌县云台镇石城村境内,不知孰是)奔土地堡(今平昌县笔山镇),带兵追剿,歼首领张添伦,头目魏学盛、陈国珠于金子寺,擒拿张添伦侄张廷举。魏学盛骁悍健斗,教军与官兵交战,教军落后或畏葸不前者,常以木棒击之,教军畏惧,私下呼“魏棒棒”。 同年七月,经略大臣额勒登保歼毙苟文明于花石岩(在今陕西佛坪县境内)。苟文明生性诡谲,初与罗其清、冉文俦等同时起事,白莲教诸多头目被清军伏法,苟却辗转奔突,出入巴山、秦岭老林,日久稽诛,直至窜伏花石岩,总兵李应贵穷搜甚急,苟文明慌乱中坠崖,骨折伤重,为兵勇所毙,割取首级以献,枭示起事地方。九月,四川总督勒保擒汤思蛟于芝苞口(今通江县芝苞乡)。自此,巴州境内白莲教乱基本平息,州民陆续回家,渐次复业。参赞大臣德愣泰从巴州凯旋归成都,沿途居民焚香献酒,夹道欢送,长达千里,殊为壮观。
维新时期梁启超女子教育 | 李莹莹 |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 |
---|---|---|
维新时期梁启超女子教育 | 李莹莹 |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 |
维新时期梁启超女子教育 | 李莹莹 |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 |
维新时期梁启超女子教育 | 李莹莹 |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