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甄:民主先锋,《潜书》千古
唐甄(1630—),原名唐大陶,字铸万,后更名为唐甄,别号圃亭,达州市通川区人,清初著名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和文学家,与四川遂宁吕潜、新都费密,合称“清初蜀中三杰”;与王夫之、黄宗羲、顾炎武并称明末清初“四大著名启蒙思想家”,被中宣部、国家教委列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100 位“杰出思想家”之一。幼年在老家度过,8 岁随父离开故乡,辗转江苏、江西、北京、南京等地。清顺治十四年(公元 1657 年),28 岁时,回川参加乡试,曾任山西长子县县令,为政清谦,还经常下乡督察,教民栽桑养蚕,帮助民众发展生产。因犯人逃跑受牵连被免职,仅做 10 个月县令,便从此回到江苏吴江县潜心学术研究,历经困苦,艰辛著述,矢志不渝,花三十年时间写成《潜书》。 《潜书》初名《衡书》,“衡者,志在权衡天下也”。后改名为“潜书”,意在只好潜存侍试。唐甄在生时,该书就曾刊刻,影响颇大,宁都魏叔子(魏禧)读后赞曰:“是周秦之书也……
五百年无此文矣”。除《潜书》外,唐甄还著有《毛诗传笺合义》《春秋述传》《日记》若干种。唐甄的民主思想集中表现在他猛烈评击封建专制制度。在倡导劝学、尚治、富民、反贪、平等、政治革新等方面,言词激烈、笔锋犀利,被推为“当代作家第一”。梁启超将《潜书》视为中国历代圣人思想的一个总结,认为它凝聚着东方哲人智慧的精华,实在是“醒人之良药,逆耳之忠言”。“立国惟在富民”“与人当宽,自处当严”“善治必达情,达情必近人。”等经典语录极具时代性。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唐甄“以实则治,以文则不治”,说明空谈误国、实干兴邦的道理。这就是“潜书”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含义。
维新时期梁启超女子教育 | 李莹莹 |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 |
---|---|---|
维新时期梁启超女子教育 | 李莹莹 |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 |
维新时期梁启超女子教育 | 李莹莹 |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 |
维新时期梁启超女子教育 | 李莹莹 |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