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达州巴文化 > 巴风遗韵

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

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指产生于宣汉县境内,土家族人在田地间薅草时边打锣鼓边唱的一种民歌,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它既可驱赶猴群、野猪等糟蹋庄稼的野兽,又可促进劳动进度和提高劳动效率,还可以活跃气氛减轻疲劳,是土家人的劳动进行曲。有二人打唱,一人打鼓、一个打锣,也有三人打唱的,还加上马锣。领唱的叫歌牌子或歌头。表现手法多为赋、比、兴;衬词多为虚词;也有实词;调式为民族五声徵调式;曲式结构为上下句结构的单段体;唱腔高亢流畅,豪放粗犷,铿锵有力,朴实大方,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。歌词有七言、五言为主,也有十言、四言等,其内容由引子、请神、扬歌、送神四部分组成,引子、请神和送神都有较固定的唱词,扬歌是歌的主要内容,多即兴创作,随编随唱,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,包括民族历史、生产知识、宗教祭祀、礼仪孝亲、男女恋爱、日常琐事、打情骂俏等,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精湛的艺术价值。

 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是几千年来川东土家人口头历史的重要载体(当地人称“肉口传”),为土家人长期的生产、生活留下了真实的写照,其中所蕴含的丰富传统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艺术欣赏和研究价值。2005年《光明日报》社记者程伟光一行专程深入百里峡地区,对薅草锣鼓进行采风,并图文刊发了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。根据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素材创编的音乐舞蹈多次参加省、地文艺表演并获奖。因此,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既是现代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,又是现代艺术的源泉之一。


相关文献:

维新时期梁启超女子教育 李莹莹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
维新时期梁启超女子教育 李莹莹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
维新时期梁启超女子教育 李莹莹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
维新时期梁启超女子教育 李莹莹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
overflow">
  • 联系我们

  • 我要留言
  • 电话:0818-2186719
  • 邮箱:bwh2019@126.com
  • 联系地址: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白塔路32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