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名:邹后曦
民 族:汉族
出生日期:1964年
邹后曦(1964.9),男,二级教授、博导。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、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。主要研究方面三峡及西南地区考古、文化遗产保护。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,获历史学学士学位。1986-2019年重庆市文博系统工作。历任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所长、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(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)等职。
主持渝黔铁路、成渝高速公路、嘉陵江、乌江梯级开发等国家重点工程文物考古规划、实施项目数十项;具体负责重庆三峡考古的组织实施,圆满通过国家验收;主持玉溪遗址、大溪遗址等数十项考古发掘。组织策划“十三五”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“重庆文物考古报告系列”出版;主编(著)《重庆文物考古十年》《中共重庆市委会办公大楼旧址》《万州下中村遗址》《潼南千佛寺》《从文物修复到科技保护——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简史》等考古报告、论著30余部;《考古》等专业期刊发表报告、论文100余篇。主持的大溪遗址发掘获国家文物局优秀考古工地三等奖;白帝城遗址、小南海水利枢纽工程文物保护规划获首届考古大会“金尊奖”;白帝城遗址、江津石佛寺遗址入围“全国十大考古发现”终评,《重庆炼锌遗址群》获重庆地方史学会“改革开放四十年重庆史研究优秀成果奖”。
兼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,中国文物学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、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研究专业委员会顾问、国家文物局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方案审核专家库”专家,重庆市文博高评委委员、重庆市文物鉴定小组成员、《四川文物》编委、《巴渝文库》专家、重庆市第四届政协委员等职。获评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员、市宣传文化‘五个一批’人才、市考古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、市直管专家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、中宣部“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”人才。历年荣获“重庆市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先进工作者”“郑振铎—王治秋文物保护奖”“重庆市第五届先进工作者”“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” 等20余项荣誉。